Re: [問卦]佛教說的前世今生報應說 台灣很多人相信?
作者: ga037588 (丹楓) 看板: Gossiping
標題: Re: [問卦]佛教說的前世今生報應說 台灣很多人相信?
時間: Mon Apr 10 05:13:21 2017
前世今生與報應,其實是兩件完全不同的概念。這些概念之所以會產生,只是為了解決人
們的一個共同困惑:「不公平」的現象。不公平普遍出現在任何地方,可以發生在一個人
的出生條件,一個人的際遇,或是所有的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中。
為了解決或是憮慰(?)大家面對不公平時的不開心心情,這些概念「隨著時代演進」,漸
漸「周延化」與「精緻化」,產生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說法,有些在歷史的洪流中隱沒,有
些漸漸發展而形成主流。
華人地區的主流說法,就是「三世因果」、「當世善惡報應」還有「祖上影響子孫」三個
概念,之所以根深蒂故地紮在華人文化的靈魂裡,是有歷史原因的,並不是一開始在古早
時代大家就這樣想。
台灣現在不論是道教、佛教與民間信仰所談的上面這三個概念,其實原本有各自的來源,
後面慢慢合流揉在一塊兒,變成彼此可以互相支持與解釋的東西,如果對其中的發展有興
趣,請聽我娓娓道來:
http://imgur.com/njQT8qZ
[33;1m第一時期,先秦以前的報應觀 [m:首先,中國在上古時代只有當世報應觀,沒有因果論,沒祖上影響
論。
《尚書》說:「天道福善禍淫」,講的是天道的運轉,會賜福給善者,降禍給惡者。這是
中華文化最早的報應觀思想,也就是說老天會安排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但是要怎麼報,
沒有細說。
而在《易經》中也說: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。」稍稍留意這兩個觀
念會發現,在先秦時代,人們已經相信善惡報應是天道的自然現象,但是並沒有作更詳細
的探討,人們對此觀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兩個重點:
其一:「善惡有報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這是講當時那輩子,至於前世後生,到底是
如何,包括在同時代的許多文獻與經典,都沒有作細緻的探討,甚至可以說在先秦時代,
人們完全沒有輪迴的觀念,沒有前世造惡留給後生的認識。
其二:前者不僅適用於個人,連「家庭」亦會是一個報應的整體。當時人們比較傾向是同
一個時間軸的家族,會承受報應的整體。比如誰誰犯了罪,當時一家都被砍了gg。誰誰當
了官,一家都興旺與有錢起來。從這個概念中就可以看到,中華文化的家族概念是相當濃
厚的。
先秦時期,大家對報應的理解就是這樣。但是這樣的報應思想不斷的受到挑戰,最著名的
公開嗆聲者是史記作者,後世稱太史公的司馬遷。
[33;1m第二時期、兩漢時代:祖上影響論 [m,也就是「承負觀」出現。
司馬遷當時很不幸,因為幫受陷害而敗仗的李陵仗義執言,漢武帝認為他是在婊自己所派
的裙帶大將李廣利,一怒之下就把司馬遷判了死刑。當年還沒有廢死集團出現幫司馬遷發
聲,而死刑好險有兩個方法可以逃脫,一是交五十萬錢減刑,二是向國際最大盜懶覺集團
:漢朝政府妥協,交出自己的懶覺。
司馬遷是一個正人君子,家裡世代清官,窮到沒幾個錢,人緣來往的朋友也很窮,沒人湊
出錢幫他贖。為了完成史記的大志業,他只好接受比死更屈辱的宮刑,交出了懶覺。
司馬遷是一個正直的人,遭逢禍事,想必無法平靜,他在史記〈伯夷列傳〉裡,寫到賢能
的伯夷因為拒絕讓位,不肯當王,跑到首陽山藏起來活活餓死的故事。司馬遷在裡面提出
嚴厲地控訴,大致上是說:伯夷是個好人,下場太慘了。修為甚佳的顏淵,沒活幾歲就翹
了。大賊盜跖是一個王八蛋作盡壞事,居然也活得挺滋潤的還能壽終正寢。一大堆壞蛋亂
搞活得好好的,正直的善人遇禍卻一大堆,真的有這種報應天道嗎?
當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,也就是這個報應說法好像不太靠譜,遇到不同情況會跟白海
豚一樣轉個彎就繞過去了。為了解決這個辦法,在大概東漢中期,道教第一本經書《太平
經》,集結了多年多地多人之作,合各地方術與神仙信仰之大成,開始在民間傳布。其中
推廣最大力者就是大賢良師,張角。張角跟太平經的介紹之前在本版有寫過,這邊就不多
提了。
張角與太平經:https://www.ptt.cc/bbs/Gossiping/M.1491082638.A.813.html
《太平經》提出了一個思想:「承負觀」。
太平經的原文裡說:「凡人之行,或有力行善,反常得惡;或有力行惡,反得善,因自言
為賢者非也。力行善反得惡者,是承負先人之過,流災前後積來害此人也;其行惡反得善
者,是先人深有積蓄大功,來流及此人也。」
太平經整部經典非常詳細地說明,祖先與家族的影響力,也會影響個人呈現報應的現象,
甚至再進一步推廣闡述,承負也會作用在社會與國家的集體影響力上面。
總之,「承負觀」的出現解釋了我們在當世,看到一個家族或一個人的「善有惡報」或「
惡有善報」的現像。承負觀拉入了祖先的作為當成理由,是中華文化獨有。反過來說,不
是中華文化的地方,往往是不怎麼討論「祖先報應影響論」的。
[33;1m第三時期,六朝時期,因果報應思想生根: [m
相對於中國自己的本土宗教道教,佛教是漢朝時由外來傳入中國的,卻在中華土地上生根
繁衍而大大興旺起來。因為佛教傳入的關係,中華文化才開始有「因果」與「輪迴」兩個
概念。事實上,「因果」、「輪迴」與「業力」這三個名詞,是綁在一起的,這部份最後
面我們再稍稍說明。
中華本土的報應觀與祖上影響論,有了因果論說法傳入後,簡直是如虎添翼。因果論提供
了更宏觀,但同時也是更玄之又玄(因為更難驗證)的說法,充分地可以自圓其說地,去解
釋許許多多之所不公平的現象。是因為人有前生後世,善惡報應不會是個謹在當世的作用
,會承接或延續自我們看不到的前世與不知道的後世,報應依舊繼續運作。
於是中華本土單純的報應觀,本來在漢朝時結合道教承負觀成為了一個新的Ver.2。到了
大概魏晉六朝時,道教的宗師們紛紛把佛教的概念因果觀融入教法中,考慮起前生後世的
存在。保留了原本即身當世成仙的宗教活動,同時也考慮起前生後世的影響。而佛教的宗
師們也順應民情,納入了中華特有的孝道宗族概念,把承負觀與祖先影響的觀念,透過「
共業」的說法,來融攝入己教的因果觀中。
於是中華文化於世間獨有的報應觀,在這片土地上由兩教的努力下大力地融合,成為結合
「個人三世因果與祖上福禍影響」的Ver.3獨特報應觀。有別與此,西方與伊斯蘭教的福
禍觀是由神賜天降的,而南傳與印度早期佛教的影響地區,報應只在個人的三世因果,跟
祖上福禍關係不大。
[33;1m結論: [m
「三世因果」、「祖上影響子孫」、「當世善惡報應」,這三個概念其實是各自獨立的,
硬要來分的話,「當世善惡報應」可以說是源自儒家五經的當世人道信仰,「祖上影響子
孫」是道教的經典見解,「三世因果」是佛教的外來概念,這三家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
不斷相互影響與融合,才有了今日台灣宗教活動的種種說法,然而其中到底真偽如何?只
有天知道了。
以驗證難易來說,源於儒家的「當世善惡報應」是最好驗證,但也是最多疑問的。
出於道教的「祖上影響子孫」的承負觀,要追縱好幾代才會知道。當然也可以找到一些好
像還不太符合的例子,比如台灣某些權貴家庭。至於是不是「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。」這
要未來才會知道。
而佛教的「三世因果」是最玄的,因為前生後世都無從考證,但也是最有彈性與最寬闊靈
活的解釋。
我曾經考證過了凡四訓所列出的十個故事,一一在所有我能找到的史料裡,考證各家族的
興盛與敗亡,跟積善有沒有關係。得出的結論是,好像還真有報應的存在。
如果用另一個務實面的心態來看,祖德流芳在積善上,其實是對後代最好的示範與教育,
而在這些正面的身教與言教中,他們的生活態度,人生價值觀的反映,剛好被大家視為善
事而已,並不是為善而善。好的習慣造就好的命運,連那些子孫能維持興旺,也是本身努
力的關係。
我把考證的故事放在下一篇文來發,有興趣的版友有空可以看看,一個積善的祖先,對後
代是怎麼產生影響力的。反過來說,行惡敗家,又是如何而生?
[36;1m下篇預告,積善興家,積到最後卻家破人亡,為何? [m
[33;1m附錄: [m
這邊要來討論與解釋一下因果這回事,內容很長,因果之所以會被提出,與「輪迴」與「
業力」有很密切的關係。 [32;1m如果對此部份沒有興趣的版友,可以直接End無妨。 [m不過如果能
夠仔細看完這篇附錄,讀者會明白什麼是「業力引報」的概念,也同時會明白為何倡導「
信仰上師就能抵業」與「業力引爆」的教派,會被多數大乘佛教所排斥。
一邊討論因果,一邊回答或討論幾個常常見到的主題:
[33;1m1.因果報應這個系統效率真差,怎麼不當世報完就好? [m
因為不可能,這在自然界就是不可能作到的事。在自然之道就沒有一世清算完這事。
第一,報償量化就是問題,無法量化就很難對等。當一方無法提供配合便無法對等。
第二,人的肉體本身有生命力的限制,又受時空限制,這些限制影響了配合的可能。
舉兩個例子,鄭捷殺傷那麼多人,他殺人傷人所造成他人的痛苦怎麼量化?
就算一條命抵一條命好了,他殺了四條命,他只有一條命,一怎麼抵四?
第二個例子,小明今天跟我借2000萬,日後他只還了500萬就死了,他的生命力就這樣真
的
走到盡頭了,他要怎麼還?我不要他受苦生病也不要他被折磨下地獄,阿我就只要拿回那
1500萬就好了,就算把他的所有遺財物都榨乾,還有1300萬沒拿回來,我要跟誰討?跟他
兒子老婆嗎?那他兒子老婆無辜嗎?
(這邊不假設我前輩子欠小明1500萬,因為這個假設本身就已經認定因果論報應存在。)
難不成這些欠額,這輩子真的不可能還清的就一筆勾消?所以才會下輩子還的可能阿。
[33;1m2.因果到底是啥? [m
回到正題,因與果說穿了不值錢,就是一個現象與一個現象之前的承接關係,在邏輯上所
建立的理解。也可以說是一個活動的影響力,產生了結果,造就活動的現象是因,結果的
現象是果,沒了,就這樣。
因果這東西之所以產生,追究其原因,其實是為了解釋業(Karma)這個概念。
業是什麼?就是主要在談這個「因的活動」,而業力就是在講這個影響力。要談這個東西
,必須先談輪迴,因為業力思想的產生,是為了應對輪迴現象的「主要解釋。」業這個概
念,在印度地區幾乎早期的所有宗教或多或少都存在它的影子。業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
婆羅門教的吠陀時期。而其產生的原因,是要解釋「輪迴」的現象。
[33;1m3.因果為了解釋業,而業的觀念是為了解釋輪迴 [m
依照歷史與經典可考的記載,婆羅門教的修行者在大概三四千多年前左右,「發現」了「
輪迴的現象」。當時對輪迴的理解是很粗糙的,也沒有六道輪迴的觀念,要怎麼超脫輪迴
也不太清楚。他們只是發現,人有重生再世的現象。這個現象被他們稱為「輪迴」。
為了解釋輪迴的成因,婆羅門教的修者開始引入與發展「業與業力」的觀念,進一步來解
釋人一生的起點,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會公平的現象,並加以闡述此不公平的「原因」是
「受前一生的作為影響」,而此生的作為,也會成為後一世的遭遇的「原因」。
[33;1m4.掌握了業,才是掌握了修行的鑰匙 [m
婆羅門教普遍認為,人的一切心識變化與行為造就的活動,都是「業」的呈現,有業就會
產生「業力」,造成影響。修者們深信,要掌握自己的生命樣態,就要掌握與理解業與業
力。
該時期大家對業力的影響認知,多半是以類似一種作用力的完全反彈來理解,就像一顆球
用一股力把它坳扁了局布產生形變,這個內凹處遲早在時機成熟時會彈回來,怎麼樣用合
適的方式,操作或面對這種形變,達到(或不達到)起初圓滿的本質狀態(還盡業報),成為
大家討論與修持的重點。
[33;1m5.如何處理與面對業與業力,大家各有不同的主張。 [m
業與業力的觀念,開始在當時古印度的各處萌芽,婆羅教的是當時古印度總體信仰的一個
稱呼,事實上裡面有許多大大小小,觀念互異的教派,崇拜不同的神祇,對業力也有許多
不同的理解。如何處理與面對業與業力,大家各有不同的主張。有些人認為要祭神,因為
業力是梵天所掌管的,祭拜崇信梵天可以消除惡的業力,增加善的業力。有些人認為要苦
行,因為受苦鍛鍊自身,可以淨化本身的惡業。直到現在,在印度的大小教派,對業力的
理解還是百花齊放,修法大不相同。
[33;1m6.原始佛教怎麼看待業? [m
到了佛陀出世,佛教興起,發展到現在,對業力也多了非常多豐富與細緻的討論,儘量簡
單的說,一般佛教認為的業可依善惡分三種,以心識未雜染三毒,以正向行而成善果的叫
善業,而心識出發點為貪嗔痴三毒,造就惡果的叫惡業。而中性的叫無記業,走個路抓個
癢放個屁,行為本身沒有善惡好壞之分,都叫無記業。
那無記業有沒有果報呢?這個佛教自己也有分派爭論。在現在的大乘教裡,認為無記業亦
會產生果報,比如走路不小心踩了人腳而自不知,這本該是無記業,但被踩者還是會生怨
恨,這有果報。開飛機載客,結果因為地勤保養不力故障,飛機要掉下來了,盡力挽救也
無法脫離險境,乘客怪罪機師,生了怨恨,對機師忠於職守,開飛機也不是故意撞山,這
本該是無記業,但也有果報。
事實上善惡無記只是個粗分法,世上多得是自以為行善而造孽,或是巧合本居心作惡但結
果成善,更細緻的討論這邊就先略過了。
業從承擔的對象為個體或集體,又分共業與不共業。一個國家大家共同選出一個壞蛋來當
總統,國家烏煙瘴氣,全國人民不管投誰票都要一起承受,這叫共業。太平經講的承負觀
,佛教的共業觀就可以完整地解釋;而人作了一些事,只影響自己身心,比如晚上不睡覺
熬夜為因,得了傷身的果,自作自受,這叫不共業。但不管這些業是怎麼被造就的,
[33;1m7.大乘佛教怎麼看待業? [m
大乘教把業又分可以正負抵消,跟完全獨立不可能消除的兩部份。佛教說佛有三不能:一
者,不能滅定業;二者,不能度無緣;三者,不能盡眾生界。定業就是沒救了,一定會發
生,怎麼逃都逃不了,叫破喉嚨佛也救不了。在佛教中認為,殺父殺母,出佛身血(讓佛
受傷),這樣的大逆罪,一定必下地獄的,造再多善都沒用,怎一個gg了得,但是有例子
是下了地獄後瞬間又出去的,因為造了大善故,定業雖不可轉,但是該受的福報還是會造
成差別。然而地藏菩薩其實是有一個「滅定業真言」,隱然暗示定業還是有些討論的空間
,至於為何會如此呢?歷代討論非常多,這邊不多提。
不定業就是不一定會發生,還有轉寰的餘地。比如殺人放火,這就是造下地獄的業,但是
不一定到「定業」的程度,還有機會受報還債承擔業力後,經過懺悔,解冤彌怨後消除罪
孽,不定的惡業有機會因為善業而緩和,也可以因共業的承擔而由他人幫忙,造作些正面
作用,給予正面協助,這也是超渡的理論基礎,否則目蓮救不了母,經懺助不了亡者。
[33;1m8.佛教怎麼看待還不完的業? [m
在佛教的看法裡,人的業是無窮無盡的,就算是成就了阿羅漢果位,出了三界,業果還是
沒有還完,唯一的差別,是因為到了阿羅漢果位,心識的活動已經擁有了超然的智慧定力
,面對這些「未還完的業」,「不起任何因緣」幫這些業發芽成果出來。用一個比喻,阿
羅漢境界者的業可以多到像滿坑滿谷的水庫之水,但是沒有接任何水管提供出口,水無從
流出,沒有任何因緣把水提出,所以業雖多,就是堆在那邊,而不發作,這是沒有緣份引
發的關係。淨土宗講的「帶業往生」到西方極樂世界,是類似的道理,在該世界只樂無苦
,雖然業還是很多,但是該空間不會給你任何惡業萌發的誘緣,所以惡業都不發,自然不
受惡果。(但不代表這惡果以後不會發,因為惡業永遠在,早發晚發而已。)
阿羅漢之所以可以自主輪迴,有能力脫離六道三界,是因為他們的心識活動裡已沒有貪嗔
癡慢疑的執著,雖然還帶著些舊習氣,仍是有機會受果報,但是面對這些事情的同時,用
不再執著的心識去面對與承擔這些業,自然也不會再造惡業,可以自主選擇未來的安排,
不再是完全受業力牽引,讓業力丟他們去哪就去哪。
所以高僧傳裡常有些故事說某某高僧臨終時,跑去什麼地方受死,就是要還這些惡業,但
他們在受業的同時,不會去恨與仇怨對方,於是就真正了結了這個業緣。否則冤冤相報,
你恨我我恨你,永遠沒完沒了。也是因為這個道理,佛陀的前生被哥利王殘酷的支解時,
心中沒有恨懟,甚至發願成就時一定要度此人,於是這個惡業就能被遏止,不再負面的傳
遞下去。野狐禪故事裡的,聖人並非不落因果,而是不昧於因果,就是在說這些道理。
[33;1m9.不同宗教對於惡業要怎麼消的看法。 [m
早期婆羅門教認為祭神可以消業,但是後期受了中期大乘佛教的大力影響,在印度教時代
,有許多教派也加入善行與懺悔的思想,不過同時也保留了對神衹無限崇拜,持其根本咒
可以消業的想法。
耆那教是一個非常持有宿命論的教派,認為苦行可以消宿業,所以修法多以苦行與寡欲為
主,到現在還是如此。
佛陀在生時代,原始佛教是沒有消業法的,當時的佛教認為,所有的業可以說是定業,福
報不能抵罪業,這完全是兩回事,分開承擔。所以沒有懺度,沒有拜佛像拜菩薩(連菩薩
的名詞都沒有),沒有唸咒加持(沒有金剛乘密法),沒有護摩沒有煙供,沒有祭祀,更沒
有所謂以共業法代業承受的說法。全然自主,作了啥事好壞自己承擔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
,一點都逃不了。(有很多故事是漢地自己加的,比如目蓮救母。)
[33;1m10.現代佛教的消業法是歷史的演變,已非原始佛教的看法。 [m
對照現在的佛家大乘教,講有不定業,用懺悔法可消,善行法積福可消,透過拜佛與唱名
可消,這樣的現象,可以說是受了婆羅門教(唱名與信神可消)還有道教(咒力與經懺法)的
影響,佛教已經從早期一個「哲學無神論」思想,變成一種帶有神祇崇拜觀念的宗教了。
為了這些學理依據,印度的大乘經師們開始大量造經,到了中國來後,甚至也大量繼續造
經,有經師用梵文造一本經後,丟給另一個經師翻譯的怪狀,或是漢造的梵經,傳到西域
,漢人經師再把它取回來翻成漢文的趣事。
這些懺度持咒唱名的滅業修法,被託給佛陀所傳,至於這些是真是假,相信神通傳法就是
真,不相信神通傳法就是假,因為佛陀再世時在人間就沒傳過這些法的紀錄。沒有紀錄不
代表不存在,但是也無法論證其存在。
這些法的來由有的說從龍宮(華嚴經)取來,有得從天界聽來(地藏經),有的阿羅漢入定取
來,有些是號稱佛陀偷偷私傳的心法,至於為什麼會這樣,很多學者認為主要是因為,原
始的修法太硬,因為時代變化實在傳不下去,競爭力不夠的關係,這邊細節就不多討論。
[33;1m11.初期道教也沒有消業的看法。 [m
至於道教原本是根本沒有什麼業果思想的,只有報應思想,在六朝後,跟大乘佛教互融地
你儂我儂,上面講的懺度,咒儀祭神是本來道教就有的東西,結合了六道輪迴與業報觀念
,全部都混在一起。而所謂土地神善惡司官的觀念,則被佛教大力吸收,成為現在民間信
仰局面的遠因。原始佛教不講善惡司官,業果完全自造,一死就馬上就依業力輪轉,沒有
什麼中陰身四十九天,沒有陰間,沒有十殿閻王,了不起只有一個粗糙而從婆羅門教借來
的鬼王閻摩概念。
所以,原始佛教一開始也根本沒有什麼陰司概念,這些冤親想討債就討債,想殺人就殺人
,即使有一些善神可能也會介入影響力,但基本上沒什麼普遍具體的組織在管,也沒什麼
陰律天法再理,沒有什麼神明來作主調停,反正大家都自作自受,自己負責,麻瓜也看不
到,沒有普遍信仰說哎呀我唸點經渡它,哎呀我燒點紙錢幫他,哎呀我唸佛安撫祂的作法
,這些都是到了中國才慢慢成熟的。相信因果與不信因果,是一回事,但是對因果業報不
得迷信,須有個來龍去脈的基礎理解。
[33;1m12.為何許多佛教團體反對紫衣教的上師吸收業力論? [m
因為紫衣教講究的是唱上師名與全然信仰上師,受其加持與渡化即可以消業,所有修持法
都圍著活人上師。這不論在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都是不存在的東西。(但在印度教某些派
系是存在的。)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50.184.162.26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Gossiping/M.1491772403.A.1A2.html
[1;37m推 [33mChuhar [m [33m: 媽佛版的大大 [m 04/10 05:15
[1;37m推 [33mlelingzi [m [33m: 怕你被噓 補血先 [m 04/10 05:17
[1;37m推 [33mhankdai [m [33m: 推 [m 04/10 05:29
[1;37m推 [33mMWSR [m [33m: 我竟然看完了 [m 04/10 05:42
能看到一半的都能蓋獎章ww
[1;37m推 [33mlen53 [m [33m: 我居然看完了! [m 04/10 05:44
[1;37m推 [33mrockocean [m [33m: 就婆羅門至上替換成紫衣上師至上 [m 04/10 06:16
所以我一直覺得他們的精神是印度教。
[1;37m推 [33mlastmile [m [33m: 其實靜坐的苦修也是婆羅門教的東西,只是確實有用,因此 [m 04/10 06:22
[1;31m→ [33mlastmile [m [33m: 廣受喜愛,只是這部分只能幫助提升,無法成佛造極 [m 04/10 06:23
婆羅門教有很多修法,都能修到一定的境界,西方有些學者認為佛教是婆羅門教的「支派
」或是「改革派」,因為底子跟系統都是用婆羅門教的那套東西。
[1;37m推 [33mtony5361627 [m [33m: 推推 [m 04/10 06:37
[1;37m推 [33mx10105 [m [33m: 看完了,推用心 [m 04/10 06:58
[1;37m推 [33mato0715 [m [33m: [m 04/10 07:02
[1;37m推 [33mkilin70 [m [33m: 怎麼可以說明得這麼詳細 [m 04/10 07:16
[1;37m推 [33mhydracarina [m [33m: 不管信或不信,都是要清楚知道。謝謝整理。 [m 04/10 07:40
[1;37m推 [33mrosabella [m [33m: 推 [m 04/10 07:43
[1;37m推 [33mdonation12 [m [33m: 很不錯~你是老師吧,重點分段這麼清晰,教學出身的? [m 04/10 07:43
不是耶,小小工程師而已,文史是興趣,我喜歡整理讀過的東西再論述,一方面分享,一
方面也是整合自己的思緒與已了解的材料。
[1;37m推 [33msdfgh98766 [m [33m: 家教很重要沒錯 古今皆是 [m 04/10 07:47
[1;31m→ [33mkrousxchen [m [33m: 都了解歷史了,還相信這些事?? [m 04/10 07:56
歷史跟信仰是分開的,但是信仰不應該迷信,應該要去了解歷史後再去作取捨。這也是我
寫這一篇的目的。
[1;31m→ [33mkrousxchen [m [33m: 還以為會相信這些東西的人,都不懂歷史咧 [m 04/10 07:58
[1;37m推 [33mZeroyeu [m [33m: 真的該推 [m 04/10 08:02
[1;31m→ [33mchinafree [m [33m: 統治者洗腦報應說,燒殺搶淫無惡不作 [m 04/10 08:05
[1;37m推 [33mcoolda [m [33m: 推 [m 04/10 08:11
[1;37m推 [33mjp956956 [m [33m: 好啦 那麼努力認真 推一下 [m 04/10 08:13
[1;37m推 [33mysfrank [m [33m: 感謝分享 [m 04/10 08:19
[1;37m推 [33mcooldogy1973 [m [33m: 厲害厲害 [m 04/10 08:19
[1;37m推 [33mgreenatw66 [m [33m: 推 [m 04/10 08:19
[1;37m推 [33mtiara [m [33m: 強 [m 04/10 08:21
[1;37m推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推整理,我是先看完後篇徐家故事才回頭看這篇,兩篇 [m 04/10 08:25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軟硬有差,這篇要細嚼。我一直覺得"信仰"是每個人在 [m 04/10 08:25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面對混亂多變的際遇、時局,逐漸發展出來的心靈需要 [m 04/10 08:25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,用來解釋&安撫內在。感性需求重的人會走向宗教,理 [m 04/10 08:26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性需求重的人會走向哲學。沒有優劣之分,就是吃飯吃 [m 04/10 08:26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麵的差別,所以也可能在不同時期轉向。我相信有人類 [m 04/10 08:26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無法理解的存在,但不會有特定崇拜對象,原則上尊重 [m 04/10 08:26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各教,但對於某些以宗教為名實則為滿足私慾而亂搞的 [m 04/10 08:26
[1;31m→ [33mjadecrystal [m [33m: 傢伙(從神棍到isis),我非常期待他們進地獄的那天 [m 04/10 08:26
[1;37m推 [33mtsukasaxx [m [33m: 推 [m 04/10 08:28
[1;37m推 [33mtsub [m [33m: 感謝原po整理,深入淺出,推 [m 04/10 08:36
[1;31m→ [33mtsub [m [33m: 所以說,最早的佛教其實比較像是看破遊戲規則的心靈了悟? [m 04/10 08:36
可以這樣說,因為那些神異崇敬與神力崇拜都是後面的產物。原始佛教與其說是宗教,更
像是哲學思想的成份多一點,並且修持門檻不低。
[1;37m推 [33mfacewind [m [33m: 推 [m 04/10 08:38
[1;37m推 [33mcloudwolf [m [33m: 推! [m 04/10 08:44
[1;37m推 [33mlouisalflame [m [33m: 好文推推 [m 04/10 08:47
[1;37m推 [33mcoolda [m [33m: 私以為"漢文化"取代"中華文化"為佳 [m 04/10 08:56
好像真的比較好,以後行文會多留意,謝謝提點。
[1;31m→ [33mAlbertEinste [m [33m: 佛曰:只要會講支那語,寫支那文的,全都是支那人, [m 04/10 09:03
[1;31m→ [33mAlbertEinste [m [33m: 全都該死!!! [m 04/10 09:03
[1;37m推 [33mtgrfd [m [33m: 推 [m 04/10 09:04
[1;37m推 [33mmamamia0419 [m [33m: 只看到一半抱歉XD很多偏宗教的思想我都覺得初衷只是 [m 04/10 09:10
[1;31m→ [33mmamamia0419 [m [33m: 讓人向善,該相信的不是故事而是寓意 [m 04/10 09:10
有耐心看到一半真是辛苦了XD這篇不好讀,畢竟太多宗教的東西,要有興趣深究才行。
[1;37m推 [33mangilcus [m [33m: 講的好 這是我看過最超脫的關係文 大推 [m 04/10 09:14
[1;37m推 [33mkungfutofu [m [33m: 慢慢看完了~推 [m 04/10 09:17
[1;37m推 [33mjokerleo815 [m [33m: 丹楓大出現在八卦版了 [m 04/10 09:17
其實我偶爾會在這發文,大概一兩個月一篇,只是很多因為沒被m所以被吃掉了www
至今大概也發了十幾二十篇了。
[1;37m推 [33mZcould [m [33m: EX [m 04/10 09:18
[1;37m推 [33ma5245242003 [m [33m: 推 [m 04/10 09:20
[1;37m推 [33mTINBING [m [33m: 讚~~等等看下篇~ [m 04/10 09:25
[1;37m推 [33mtony0501 [m [33m: 推 [m 04/10 09:33
[1;37m推 [33msam682097 [m [33m: 推 [m 04/10 09:39
[1;37m推 [33mmakigoto0202 [m [33m: 推 [m 04/10 09:39
[1;37m推 [33mfantasibear [m [33m: 不錯耶 [m 04/10 09:42
[1;37m推 [33mekang [m [33m: 推!整理清楚 [m 04/10 09:43
[1;37m推 [33mLuefa [m [33m: 有看有推 [m 04/10 09:44
[1;31m→ [33mLUXGEN711 [m [33m: 你因果系!? [m 04/10 09:53
[1;37m推 [33mLOVEERIKA [m [33m: 推 [m 04/10 10:18
[1;37m推 [33mcanodo [m [33m: 看完了,好文 [m 04/10 10:19
[1;37m推 [33mxlove [m [33m: 真好文也。 [m 04/10 10:19
※ 編輯: ga037588 (50.184.162.26), 04/10/2017 10:32:58
[1;37m推 [33mjetalpha [m [33m: 推,有趣的文章。 [m 04/10 10:44
[1;37m推 [33mhqu [m [33m: 有借有還 有因才有果 看穿錢不是錢還能生活就能先出離 [m 04/10 10:50
[1;37m推 [33ma31415926 [m [33m: 推推 [m 04/10 10:54
[1;37m推 [33mrutw [m [33m: 推推 [m 04/10 10:55
[1;37m推 [33mterry910333 [m [33m: 推 [m 04/10 10:56
[1;37m推 [33mraysun0130 [m [33m: 推 [m 04/10 11:37
[1;37m推 [33mnamirei [m [33m: 推 佛教是不錯的哲學 [m 04/10 11:53
[1;37m推 [33mDrGolden [m [33m: 祖蔭三代跟三世因果的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另外史料故事 [m 04/10 12:03
[1;31m→ [33mDrGolden [m [33m: 整理的超棒,之前就看過了再推一次~ [m 04/10 12:03
[1;37m推 [33mlapetos [m [33m: 專業推 [m 04/10 12:19
[1;37m推 [33msnio2427 [m [33m: 推 [m 04/10 12:29
[1;37m推 [33meliotshow [m [33m: 專業推 [m 04/10 12:30
[1;37m推 [33mnrxadsl [m [33m: 推 [m 04/10 12:50
[1;37m推 [33mxxlinusNeD [m [33m: 現在還是有無神論的佛教,藏系保存相關的完整論述 [m 04/10 13:05
[1;37m推 [33mxxlinusNeD [m [33m: 輪迴存在的推論是,每個事物都有前因,前因又有前前因 [m 04/10 13:16
[1;37m推 [33mxxlinusNeD [m [33m: ,追溯起來無窮無盡,整個論述的前提是「時間」這個 [m 04/10 13:16
[1;37m推 [33mxxlinusNeD [m [33m: 物理現象的存在。現代物理研究時間的物理性質,也會討 [m 04/10 13:16
[1;37m推 [33mxxlinusNeD [m [33m: 論到這類的問題,這件事蠻有趣的 [m 04/10 13:16
[1;37m推 [33mFannWang [m [33m: 感謝您用心分享 [m 04/10 13:18
[1;31m→ [33mtsub [m [33m: 另外看完比較改觀的疑問點:想問西方極樂世界的由來? [m 04/10 13:19
[1;31m→ [33mtsub [m [33m: 因為如果照這樣看的話,佛教在了悟看破之後比較像是進入一個 [m 04/10 13:19
[1;31m→ [33mtsub [m [33m: 虛無之地,而非烏托邦概念的樂園? [m 04/10 13:19
西方極樂世界只是一個修行的福地,屬於阿彌陀佛願力而生的淨土。阿彌陀佛信仰與西方
淨土信仰是初期大乘教的產物,在原始佛教並未出現,四阿含經內也沒寫到。淨宗信仰是
在中國發揚的,大概宋朝到明朝之間漸漸大興特興,因為好修持,深入庶民之故。在那之
前其實類似的是彌勒信仰,唸誦彌勒真言可以往生彌勒淨土,在唐朝非常流行,白居易即
是此派信徒,而彌勒佛在原始佛教是存在的。
不是虛無之地,而是天人合一,萬物即我,我即萬物的妙乘境界,很難用言語訴說。簡單
來說已經是有肉身的人類用肉身意識無法思考的高明境界了,只有證悟者能體會。
[1;37m推 [33mJxcIves [m [33m: 看完此篇對佛教若有諸多疑問,也可參閱聖嚴法師所著的《 [m 04/10 13:25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佛教入門》、《正信的佛教》、《學佛群疑》,內容平易近 [m 04/10 13:25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人,應該滿容易懂的 [m 04/10 13:25
聖嚴法師講的是大乘角度的佛教,很適合作為一般人入門了解佛教的教材,但如果要了解
大乘之外的佛教觀點,就要懂得如何去取捨與兼聽。
[1;37m推 [33mJxcIves [m [33m: 另外原PO誤會了,佛教修行到最後並非追求「天人合一,萬 [m 04/10 13:47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物即我,我即萬物」,這比較像是印度教「梵我合一」的看 [m 04/10 13:47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法。對於涅槃,佛陀本人只有直接或間接給過反面定義,而 [m 04/10 13:47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不是正面定義其概念。簡單來說,佛法所要破的東西是我執 [m 04/10 13:47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、我見,佛陀認為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,所以到最後不可能 [m 04/10 13:48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還會有「我是什麼」的概念 [m 04/10 13:48
這只是對天與我的解釋的假名不同而已,印度教認為的天是梵,我是自身,追求最後與自
然萬物合一境界。然而當沒有我的概念時,佛家講的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一是假名的我
也好,是假名的天也好,在此境界是無所分別的,和合而無礙,只是從破我執的立場去論
述如何追求而到達罷了,但未必他教修法就無從達到此境界。
[1;37m推 [33mSHIU0315 [m [33m: 認真推 [m 04/10 13:56
[1;37m推 [33mINGRAMs [m [33m: 不推不行 [m 04/10 14:09
[1;37m推 [33mJxcIves [m [33m: 原PO您這說法剛好是佛陀所駁斥的「常見」,也就是認為身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心之外還有個恆常不變的存在,這並非佛教內道的見解,自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然也不是最終目標了。這也是佛陀為何以「十四無記」為由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不回答類似的問題,因為一般人二分法的傾向太強烈,無論 [m 04/10 14:36
[1;37m推 [33mzoonead [m [33m: 推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聽到什麼都會落入「常見」或「斷見」的看法。佛法看起來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很像哲學,似乎有它一套本體論、認識論、方法論,但它絕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非純粹的思辨哲學,而是修行指引,所以若單從字面上去理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解佛教經文,而沒親近善知識深入實修,其實就有錯解佛法 [m 04/10 14:36
[1;31m→ [33mJxcIves [m [33m: 的風險。 [m 04/10 14:36
呃,我的看法就只是我的看法,也未必是正確的。是不是常見我不曉得,但是關於境界上
的討論,其實光佛教各派的見解就不太一樣。另一方面,我不曉得我的文意中哪裡在述說
身心之外有個「恆常不變的存在」,其實我沒有這個意思。究竟的真理本來就很難用文字
假名來訴說,因為不管如何讀者都會落入自己的知見。我不曉得您是不是在用「常見」與
「斷見」在衡量與理解我的說法,當然我跟佛陀比起來是螢光之於日月,只是感覺我們在
雞同鴨講orz
※ 編輯: ga037588 (50.184.162.26), 04/10/2017 14:44:23
[1;37m推 [33mnrxadsl [m [33m: 清楚條理,比歷史系某些的老師還要厲害 [m 04/10 14:40
[1;37m推 [33mwei115 [m [33m: 專業推 [m 04/10 14:41
[1;37m推 [33mturelord [m [33m: 整理先推 [m 04/10 14:43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1. 無g-mail帳號:選「名稱/網址」,名稱欄填上暱稱,網址欄空白不管~
2. 有g-mail帳號:留言框右下角的「通知我」,就會收到mail通知啦\(^▽^)/